[新書好讀] 致富心態~關於財富、貪婪與幸福
#文末贈書
在心理愛好者的領域裡
我時常看到一種很可惜的情況——
許多人喜歡把心靈和物質做切割,
彷彿這兩件事不該存在於同一個世界。
喜歡追求心靈的人,提起金錢物質好像十分排斥。擅長操控理財的人,則覺得心靈世界說起來實在太空泛了!
但憑心而論,人不是本來就要兩者兼顧才能好好活下去嗎?
剛讀完最近的夯書《致富心態》,開頭的「沒有人真的是瘋子」篇章即讓人動容。
作者說,因為「認真看待世界運作的方式各有獨特的觀點」,所以我們所經歷的事情,遠比從別人身上學到的二手經驗還要印象深刻:
出身貧寒的人,思考風險與報酬的方式,富家子弟想破頭也無法理解。
高通膨時代長大的人所經歷到的高物價,價格穩定時代成長的人從未碰過......
因為這張彼此差異的「體驗清單」永無止境,終究造就我們對生活信念、目標與預測的差異。
我們過著不同的人生,被不同但同樣有說服力的經歷所形塑而成。
所以有些人財富豐厚,除了實力以外還可能因為他遭逢的經歷。那些在高風險下最中存活下來的人,變成比一般平凡的我們,更敢冒險的人。
.
這是一段讓我十分有感的話,閱讀中我抄下了許多句子。《致富心態》這本書與其說是在教我們如何追求財富,倒不如是告訴我們怎麼培養能夠擁有自由人生的心態。
讀完這本書以後,我突然有點恍然大悟,自己為何會敢冒險去追求電影夢。可能我就是作者所提到的那種,罕見的「樂觀主義者」😆。
書中重點太多,有許多點我自己也還在參透學習,但整體來說,這本書裡所提到的關於財富自由的心理學是這樣的:
1. 當人生運作順利時,請盡力找出謙卑之道;當人生出錯時,請盡力找出原諒/同情之道。
世事總不如表象一樣好或壞。
2. 少一點自我,多一點財富。
存錢,是自我與收入間的差距。(超中肯😅)
存錢,存錢就對了。
3. 使用那些可以幫你一夜好眠的方式理財。
「這樣做可以幫我一夜好眠嗎?」這個基礎才是放諸四海而皆準的最高指導原則。
4. 很多事情就算出錯也沒有關係。
提前預留犯錯空間,並且確認成功的成本,這重要的是我們本來就應該準備為此付費和付出代價。
5. 用錢來拿回時間的掌控感。
無法掌控自己的時間會嚴重影響你的幸福。
6. 請變得更加良善,並少點誇耀。
你想要的東西可能是別人的尊重,而不見得是一輛名車或名錶。
7. 你應該要喜歡風險,因為隨著時間經過,它會帶來回報。
不知為何,悲觀主義就是比樂觀主義聽起來更合理、更明智。如果你告訴某個人一切都會變好,他們可能聳聳肩不當一回事;但如果你告訴某個人他們會有危險,對方馬上就會專心聽你說。
8. 尊重混亂
經濟學有一則鐵律:極好和及壞的情況鮮少長期保持一致。
請保持,讓時間實踐你信念的耐心。
.
超中肯的一本書,是我今年看到很喜歡的一本心理學,以一個不擅長理財的人而言,我讀到的比較多是如何面對人生的道理,推薦給大家。
亂世,總要仰賴這些正向的心理力量,而不是讓自己陷入黑暗誘惑的言論。
(Jia-fong Mao 朱淑雯 恭喜抽中上週親簽書籍,請與粉絲團聯繫寄送訊息唷😎)
☘️分享貼文有機會獲得《致富心態》一書(三個名額)
新書資料請參考👇
https://www.books.com.tw/products/0010882259
#0329 上午10:00 @中廣 幸福好時光節目
與吳淡如 淡如姊姊,一起來聊聊這本書的內容。歡迎收聽